三、代表性科研成果 1. 方有珍,顾强,申林.半刚接钢框架(柱弱轴)-内填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2008,28(2),入选2013年度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2. 方有珍,顾强,郁银全,申林.半刚接钢框架-内填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的数值模拟,,2008,25(4); 3. 方有珍,何若全,申林,顾强.半刚接钢框架(柱弱轴)-内填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2008,28(2); 4. 方有珍,蔡益燕,顾强,何若全.半刚接钢框架(柱弱轴)——内填剪力墙结构塑性机构分析 ,工程力学,2010,27(2); 5. 方有珍,邵永健,孙国华,王磊.梁骨料混凝土-型钢组合梁弯曲性能的数值模拟,工程力学,2010,27(10); 6. 方有珍,陆佳,马吉,孙国华.薄壁钢板组合PEC柱(强轴)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2,45(4),入选2017年“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7. 方有珍,顾强,申林,马吉,陆佳.薄板混凝土组合PEC柱(弱轴)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2,33(4),入选2016年和2017年“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8. 杨文侠,方有珍(通讯),顾强,孙国华,马吉.薄壁钢板组合截面PEC柱抗震性能的足尺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12,29(8),入选2014年“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9. 方有珍,陆承铎,马吉,曲延全,孙国华.新型卷边钢板组合截面PEC柱(弱轴)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3,46(1),入选2017年“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10. 方有珍,马吉,陆承铎,曲延全,申林.新型卷边钢板组合截面PEC柱(强轴)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13,30(3),入选2017年“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工程力学》2012-2017和2013-2018高引用论文; 11. 马吉,方有珍(通讯),陆承铎,韩昌标,孙国华.薄钢板PEC柱-钢梁端板对拉螺栓连接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13,30(6),入选2017年“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12. 方有珍,顾强,姚江峰,马吉,孙国华.新型卷边钢板组合PEC柱-钢梁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4,47(7),入选2017年“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13. 方有珍,顾强,孙国华,包张君,钮荣斌.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柱-钢梁T形连接件连接框架层间抗震机理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5,36(12); 14. 方有珍,杨彬,钮荣斌,孙国华.新型PEC柱-钢梁端板连接组合框架层间抗震机理试验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5,47(6); 15. 方有珍,赵凯,陈赟,杨永龙,孙国华.新型PEC柱-钢梁中节点摩擦耗能型部分自复位连接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6,49(4); 16. 方有珍,马雪玉,耿苏齐,金晶,汪逸萍.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工程科学与技术(原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7,49(3); 17. 方有珍,戴雅萍,王辰宇,赵宏康,杨彬.薄钢板PEC柱-削弱截面钢梁框架层间抗震试验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7,52(4); 18. 方有珍,纪杰,蔡姗姗,陈军,孙国华.PEC柱(弱轴)–削弱截面钢梁端板连接组合框架抗震试验研究,工程科学与技术(原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8,50(6); 19. 方有珍,徐晓光,孙国华,符兴国.T形件螺栓连接卷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抗震试验研究,应用基础与工程学报,2019,27(5); 20. 方有珍,季云,陈军,孙国华.摩擦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层间抗震修复性试验研究,工程科学与技术(原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9,51(6); 21. 陈以一,李 杰,胡夏闽,赵根田,薛建阳,方有珍,蒋 路等.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T/CECS 719—2020),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20-11-09发布; 22. 方有珍,黄志豪,张志成,孙国华.有限长度预拉杆部分自复位PEC柱组合框架中间层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21,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