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述职报告
最靠谱的娱乐平台主任 张郡亮
2022年12月
2022年,在学校党委和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学校和最靠谱的娱乐平台2022年工作要点,以高度负责和精心细致的工作态度统筹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前谋划,做好预案,合理安排教育教学活动,教学、防疫两手抓,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和管理工作任务。现就一年来个人履职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加强政策理论学习、严于律己
2022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在工作生活中始终通过学习作为提升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断增强自身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行动上、言论上,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校党委的部署上来。一年来,认真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学习党章,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促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认真学习河北干部网络学院课程,坚持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学习(学习积分继续名列最靠谱的娱乐平台第一名)。一年来,注重结合新的教育形式和行业发展现状、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及人才需求,增强服务地方意识;通过参加学科、专业建设会议,及时了解掌握相关学科、专业发展趋势及主要技术方向,通过对师范专业认证、工程教育认证的进一步学习,有针对性的指导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教育教学中,努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年来,我自觉遵守廉洁从政相关规定,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自身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和廉洁从政规定,严于律己,做好表率,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
二、行政教育教学主要工作
一年来,认真谋划开展各项工作,努力营造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围,全力抓好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开展服务地方工作。
1.防疫、教育教学工作两不误
2022年,新冠疫情防控不放松,我积极投身防“疫”工作,严防新冠肺炎病毒传播。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的安排部署,继续履行最靠谱的娱乐平台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的职责,确保了全系师生身体健康、思想稳定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稳定。2022年,我系强化教学管理,推进质量立校,圆满地完成了本年度的理论、实践教学任务。
(1)加强常规教学管理。继续注重学期初(各教研室开展说课检查备课情况、查出勤检查师生到岗情况)、学期中(听课、学习效果、教学进度、征求教学建议)、学期末(教学质量、教学完成情况、征求教学建议、试卷质量)教学检查的基础上,加强了平时教学督察,以李玲老师任组长的教学督察小组不定期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督察。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系教学秩序良好,教师敬业、学风优良,全年无教学事故,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教研室建设。各专业开展学生座谈会及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删除陈旧的教学内容,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潜能。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室针对目前教育教学的新业态,工科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为目标,师范专业以师范教育认证为目标,各教研室通过多次讨论,明确了教研室整体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
(3)课程建设。各教研室根据专业特色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从教学课程的安排,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到教材选取、教学大纲的制定,再到相关课程实验的安排等,各教研室多次组织讨论交流研讨,对课程及实验进行合理安排。各教研室组织说课活动,通过说课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组织集体听课活动并及时在课后组织教师进行点评,将意见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达到了以评促教的目的;认真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利用超星教学平台,进行网络课程的建设工作。
(4)专业建设。2022年我系针对社会用人的新需求,在深入调查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广泛召开学生网络座谈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完成了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最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原则,注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设定课程方面突出实践课程,使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更加有利于学生发展和就业。各专业结合最新人才培养方案继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讲知识,变为了做设计,结合工程真实案例开展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就业竞争力。
(5)考务工作。加强考务管理,合理安排每门课程的考试时间,积极探索线上考试,合理安排监考人员,规范监考人员职责。规范阅卷及试卷装订规范,认真执行成绩管理规定,成绩登录准确及时。
(6)学生评价。每学期末组织学生,对教师教学进行评教,根据评教结果,深入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召开座谈会,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7)本年度,我个人积极承担教学工作,讲授《原子物理学》和《大学物理D》两门课程,备课认真,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2.继续抓好学科专业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1)组织学生参加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金奖一项。
(2)组织学生参加了2022年第十三届蓝桥杯大赛,获得省二等奖3项,省三等奖6项的优异成绩。
(3)组织了2022年第四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校内初选,选出了5名优秀学生参加12月的全国微课决赛。
(4)组织数媒专业师生参加第十届全国数字媒体艺术大赛,参赛9项,其中学生组两项获得河北省二等奖,教师组一项获得河北省二等奖。
(5)组织教师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获得全国总决赛国家级三等奖3项,北部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6)组织教师参加了2022年第九届电工电子基础课实验案例设计竞赛(鼎阳杯),获得国家级三等奖1项,华北赛区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
(7)组织教师参加了2022年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课程讲课竞赛,获得华北赛区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8)组织教师参加了2022年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获得省级三等奖2项。
3.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
在2021年招标的《最靠谱的娱乐平台电子信息实验中心设备采购项目》C包采购了部分近代物理实验设备(项目投资85万元),本年度已经完成全部的安装、调试和人员培训工作,并通过学校专家组验收,已经投入正常的实验教学使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2019年新建的专业,缺少专业的软硬件实验设备,在本年度立项购置急需的实验器材。在2021年招标的《最靠谱的娱乐平台楼宇智能化实训室》B包(项目投资52.6万元),已经完成全部的安装、调试和人员培训工作,并通过学校专家组验收,已经投入正常的实验教学中。本年度,经申报,报废了一批老旧仪器设备,共计40余件套,价值30余万元。经认真梳理、统筹分析、各教研室分组研讨,制定完成国家贴息贷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项目计划。
本年度,各专业持续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实践课程中实践项目参用真实案例达到70%以上。与企业合作完成电子综合设计实训、单片机课程设计实训、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实验、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课程设计。与北京思维科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华清远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至芯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建信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衡水大象传媒、河北威影影视、衡水电视台、北京千峰有限公司共同开展校企合作模块的课程建设。在学生校内实验实训方面,实验中心及时安排准备各专业实验实践课所需的仪器设备、耗材及各类工具及场所;为相关的学科专业竞赛提供环境、设备和场地。
4.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缓解因疫情所造成的就业压力,多种方式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召开线上招聘宣讲活动。提供设备调试工程师、5G无线测试员、java开发工程师、web开发工程师、工程监理员、机械师、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等多个工作岗位。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为学生及时有效的传递就业信息和考研信息。2022年,我系毕业生共计444人。其中通过升学、签订就业协议、灵活就业等方式就业人数为408人,就业率达到91.9%,其中14人考取研究生,19名专科学生接本到了本科,5人参军入伍,6人录取西部计划、公务员、选调生等国家、地方基层项目,50余名学生被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建设银行、中铁集团、长城汽车等国企录用。2022年共有14名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有19名专科学生专接本到本科院校。
5、抓好科研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
(1)抓好科研工作。2022年度,我系有针对性的多次召开科研工作会议,教师自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本年度在期刊杂志发表学术性论文12篇,其中EI检索1篇,核心期刊1篇;立项课题20项,其中,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项,厅级课题8项,市级课题5项,校级课题6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2)师资队伍建设 。我系注重教师培养,支持教师发展,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目前赵丹老师在燕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张文婷老师和陈光晔老师在泰国格乐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张射、王子凤、孙娇、陈洁、荣蓉申请在菲律宾圣保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许坦老师在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物理学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分别引进一名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引进一名国外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教师,壮大了专业师资力量。通过线上名师大讲堂培训、工作坊、慕课、全国应用型院校一流专业和高水平课程建设经验分享研修班等培训学习,提高了老师们的教学和实践能力。通过“课堂教学竞赛”、“说课”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师“比武”,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及实践教学能力。
6、安全稳定及其他工作
认真落实安全稳定工作;团结班子成员一起抓好党建、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师德师风、媒体宣传等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及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1、进一步深入理论学习,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解还不够透彻,学习深度还不够。
2、深入基层调研还不够,有些工作抓得还不够紧、不够细,校企深度融合思路还不够清晰,推进一流专业建设的方法措施缺乏创新。专业调研多停留在网络调研、专家咨询上,真正企业调研数量不足、深度有待提高。
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团结师生员工,加强调研,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开创性的做好各项工作。